女性生育力影響因素 ——女性生育力·生殖健康保護項目
來源:http://spy918.cn/
中國育齡人群的不孕不育率為12.5%~15%,每8對夫婦中就有1對生育困難。生育力下降形勢嚴峻,不孕不育年輕化趨勢凸顯。隨著黨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調整,“三孩”生育政策的實施,以及健康中國戰(zhàn)略出臺,對女性生育力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生殖健康理念,促進生育力的保護,將有助于改變群體生育的宏觀趨勢和提升生育率。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女性生育力的影響因素。
影響女性生育力的因素有很多,但大致可以歸納為環(huán)境因素、生理因素、病理因素、社會因素和其他因素。
1.環(huán)境因素
人每天都通過不同途徑暴露于不同環(huán)境干擾物中,包括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素、職業(yè)相關危險因素和內分泌因素。職業(yè)相關危險因素常見:麻醉性氣體、抗腫瘤藥物、重金屬和溶劑等。有研究顯示,暴露于具有農藥環(huán)境中會顯著影響女性生殖系統(tǒng),降低生育力; 苯乙烯等有機溶劑、金屬汞及鉛污染均會直接或間接損害女性生殖健康。內分泌因素是指外源性的化學物質和混合物干擾內分泌系統(tǒng)功能。性激素和甲狀腺等內分泌環(huán)境的紊亂可能導致的疾病有卵巢功能紊亂、子宮疾病、胎盤功能障礙和不良妊娠結局、乳腺疾病。
2.生理因素
年齡是影響女性生育力的主要生理因素。
一般來說,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-35歲,35歲以上就是高齡產(chǎn)婦了。這是因為,35歲以后,隨著年齡增長,女性的生育力逐漸下降,不孕比例增高,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會增加。高齡孕婦孕產(chǎn)期并發(fā)癥可能增多,比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、妊娠糖尿病、早產(chǎn)等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病率會比適齡產(chǎn)婦高。理想情況下,在最佳生育年齡期里,女性發(fā)育已完全成熟,卵子質量好,盆底肌彈性也好,產(chǎn)后復原更快。
這個時期生育,流產(chǎn)、早產(chǎn)、死胎、畸形和癡呆兒的發(fā)生率也最低。
3.病理因素
影響女性生育力的病理因素及其機制至今未明,可能與遺傳、自身免疫性異常、卵巢破壞等多種因素相關。卵巢功能早衰( POF) 是常見的嚴重影響女性生育力的病理因素。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、盆腔感染因素、放化療史、盆腔手術史等。因工作、疾病或意外事故一次接受大劑量或長期低劑量的放射線輻射,可破壞卵巢,引起卵巢儲備功能下降。另外,化療藥物也可導致卵巢包膜增厚,間質纖維化。
卵巢部位手術可引起卵巢儲備功能下降。如卵巢囊腫剝除術等等,手術醫(yī)生要盡量減少對卵巢組織的損傷,最大可能地保護女性的生育能力。
4.社會因素
晚婚晚育政策的實施,現(xiàn)代女性教育程度越來越高,工作機會也隨之增加,導致生育年齡推遲。年齡增長本身會影響生育力; 工作的種類和強度,也會對女性生育力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。另一方面,很多女性懷孕后由于各種外界因素常會選擇人工流產(chǎn),甚至多次人工流產(chǎn),如人工流產(chǎn)后處理不當,易患各種疾病,從而導致流產(chǎn)后不懷孕。
5其他因素
不良生活方式和過大心理壓力均會對生育力產(chǎn)生影響。不良生活方式包括: 吸煙、飲酒、長期服用咖啡因、不規(guī)律飲食、營養(yǎng)不良或營養(yǎng)過剩。另一方面,自然懷孕或助孕過程中,精神緊張、焦慮、沮喪等不良情緒也常影響女性生育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生活方式或心理因素的單個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女性生育力,如果兩種或多種疊加,會加重對生育力的危害。
對于年輕、有生育要求的患者,或是進行放化療、卵巢手術等可能對生育力產(chǎn)生影響的手術時,對其進行生育力的保護和保存是有必要的。
綜上所述,女性生育力存在個體差異,易受眾多因素影響,女性生育力的改變影響了女性生殖健康的同時,也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。因此,作為尚未生育的女性應盡量在適合生育的年齡段解決生育問題,避免高齡再生育; 作為醫(yī)務人員,在醫(yī)療過程中盡可能注意保留女性的生育力。